编者按:1981年6月5日,世界报告第一例艾滋病病例。40年过去了,艾滋病依旧威胁着全球,人类抗艾的努力从未停止过。1988年1月,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的12月1日定为世界艾滋病日,号召世界各国举办相关活动,宣传和普及预防艾滋病的知识。
红丝带1991年第一次在美国纽约出现,是对艾滋病认识的国际符号,是全世界关心艾滋病患者行动的标志。红丝带像一条纽带,将世界人民紧紧联系在一起共同抗击艾滋病,代表了关心、希望和支持。
艾滋病传播速度快、病死率高,且至今没有预防和治疗的有效疫苗,使得人们“谈艾色变”。10月14-15日,由广东省职业培训和技工教育协会、广东省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联合主办的广州地区技工院校防艾教育骨干教师培训班在佛山顺利开班,由广州、佛山市疾控中心,以及高校专家和一线人员组成的团队为老师们带来了精彩授课。
关于艾滋病,这些数据你知道吗?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发布的2020年全球艾滋病报告显示,当今世界仍有3800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2020年,全球有150万人新感染HIV,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年轻人。2017、2018年,中国疫情报告中每年有3000多例学生感染。
2020年,广东省新报告HIV感染数6261例,新报告AIDS感染数2991例,居全国第四位。截至2020年,广东省累计报告存活HIV/AIDS感染数71581例,也居全国第四位。
在广东省学生艾滋病疫情专题调查中,新报告的15-24岁青少年从2011年690例上升到2020年1403例,其中青年学生占比从6.2%上升到2020年的14.3%。
终结艾滋病,行为习惯最重要!
今年艾滋病日的全球主题是:终结不平等,终结艾滋病,终结大流行。联合国大会的目标是到2030年终结艾滋病,其中“终结”并非是“治愈”,而是“终结艾滋病对公共卫生的威胁”,通过建立一个综合防治体系,降低艾滋病死亡率,以及“零歧视”的目标。
据疾控中心专业人士介绍,HIV在人以外的环境中生存能力相当弱,如果暴露在空气中则很快死亡,传播途径非常有限,主要通过血液和性传播。因此,良好的卫生观念和行为习惯培养,有助于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个人行为习惯,避免艾滋病感染,将受益终身。
青春健康知识要好好听
广州航海学院卫生所廖姜文老师介绍,学院2014年成立了青春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多年来不断探索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工作,成效显著。廖老师分享了该校的具体作法,包括建设青春健康教育基地、新生入学发放健康教育读本、设《卫生与保健》公共必修课、开展青春健康同伴教育活动、举办“世界艾滋病日”宣传活动、实行分段教育专题讲座、建立相关知识宣传平台、成立各班级健康委员等8个方面。
防艾抗艾,我们能做些什么?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以青少年人群为重点,开展性道德、性健康和性安全宣传教育和干预。《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三五”行动计划》要求将性道德、性责任、预防和拒绝不安全性行为作为教育重点。《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部署加强新时代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工作》要求将艾滋病综合防治教育纳入教育计划,鼓励防艾教育学分课程等纳入教学内容。
通过多项措施综合教育,目前大部分高校已经全面加强学生对性与生殖健康预防艾滋病等知识的了解和覆盖,其知识覆盖率达100%,学生知晓率达95%以上。最新调查显示,技工院校艾滋病学生知晓率不足70%。现实情况是:学校重视程度不够,师资不足,教师们准备不充分,学习内容没有覆盖学生们需要了解的话题,学生没有接收到准确、科学的信息。
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负责人
“知识的缺乏、态度的开放,让越来越多青年学生一不小心步入误区,有的会因为一次放纵而整个人生都要为此买单。”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李梦华老师介绍,学生防艾教育必不可少,要利用好学生在校的宝贵时间,帮助学生树牢自己是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意识。
校园防艾教育怎么做呢?从2014年起,新华学院就启动校园防艾“三个一”工程,即建立一套校园防艾教育机制,领导重视,全员参与,搭建高校防艾协调育人平台;组建一支校园防艾学生骨干队伍,多元培训内容,知识更全面;打造一系列精品活动,开课程、做活动,创新防艾教育形式,筑牢学生防艾教育阵地。同时,还借力校外资源支持学校防艾,把检测机构请进来,了解检测途径,守护学生青春期健康。
携伴同行 健康至上
广东工业大学张敏老师介绍,该校是全国高校开展青春健康防艾教育最早的学校之一。2007年就构建了大学生青春健康教育三级网络体系,成立了青春健康教育学生社团, 2020年社团人数达530人。多年来,学校承担多项国家、省市级青春健康项目,并以“呵护青春、健康成长”为宗旨,以学生社团为载体开展了各类宣传教育活动。
举办同伴教育课是学校一大特色。张老师介绍,学校通过各类文化活动进行青春健康艾滋病防控知识普及,并注重培养同伴教育主持人。通过培训、备课、试讲、比赛,产生学生主持人,继而展开同伴互助和教育,使学生们能通过正确的途径了解青春健康知识和技能。至今,青春健康同伴教育主持人大赛,已开展14届,2015年推广至全省。同时通过校园文化浸润,让学生对青春期知识了解和认同,开展青春健康文化周,让学生广泛参与相关的比赛和活动。
生命以它独特的美,浸润生活的点点滴滴。美丽的生命源于对生活的珍视。生命行走在你我掌心,请小心珍视呵护。青春承载太多美丽,请让她健康绽放。
艾滋病防治知识国八条,你都能答对吗?
1.一个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人能从外表上看出来吗?
2.蚊虫叮咬会传播艾滋病吗?
3.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病人一起吃饭会感染艾滋病吗?
4.输入带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会得艾滋病吗?
5.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共用注射器有可能得艾滋病吗?
6.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妇女生下的小孩有可能得艾滋病吗
7.正确使用安全套可以减少艾滋病的传播吗?
8.只与一个性伴发生性行为可以减少艾滋病的传播吗?
答案:①不能;②不会;③不会;④会;⑤有可能;⑥有可能;⑦可以;⑧可以。